English

陶行知论创造教育

2000-05-17 来源:生活时报 王晋堂 我有话说

今天,当我们感受到“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重提“知识创新”的重要之时,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很自然地萦绕耳际,当我们重温他的谆谆教诲时,我们仍会从这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也是先知者的卓见中深受教益,他,就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要建设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

陶先生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终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其中重要的一个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致力于为受教育者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无论是在他所开办的晓庄师范,创立的育才学校,无论是他所提倡的生活教育,还是他所开辟的平民教育,他都把创造教育作为其中的宗旨。他为育才学校所写的校歌中,热情歌唱,要学生“静观大千世界,啄开未知之门,飞入神秘之宇宙,找出真理之夜明珠”,热情讴歌“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真善美的创造!”他激情澎湃地呼吁,要使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认为,迷信,成见,曲解,都像裹头布一样,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而这种束缚创造力的“裹头布”,“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个个人都裹成一个三寸金头不可。如果中华民族不想以三寸金头出现于国际舞台,唱三花脸,就要把裹头布一起解开,使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可以突围而出”。

怎样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陶先生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在功课上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在这六大解放中,陶先生特别强调时间的解放,他说,“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教师要有创造精神

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时,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

陶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他用自己躬身实践的体会,归纳出一条重要的学理,这条学理就是“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使人明白,自己就自然而然格外明白了”。根据乡村教育的需要,陶先生要求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因此,陶先生既主张先生要向学生学习,又要去创造新型的学生。他认为,“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一生所致力的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追求这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的教学自由的事业。在这一事业的实现过程中,无论对于先生还是对于学生,所须特别强调的素质都是:创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